以下是含有胃痛的搜尋結果,共242筆
第16屆YAMAHA CUP快樂踢球趣兒童足球賽高雄站預賽於8、9日在楠梓足球場開踢,共48支球隊競爭3席前往全國總決賽門票,各隊經過激烈的競爭後,最終由小惡魔足球俱樂部、小不老足球俱樂部A和高雄Attackers FC取得晉級總決賽的資格,三隊皆為俱樂部,且過往也都有全國賽經驗。
紅茶是早餐店中常見的飲料。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紅茶含有茶黃素、茶紅素等營養,研究發現,每天飲用約3杯紅茶,持續6個月,平均可使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約2到3 mmHg,但空腹或吃飽後立即喝茶都不好,因為容易傷胃,或影響鐵質、鈣質的吸收,餐後至少1個小時再喝,健康CP值最高。
台灣喜劇巨星許不了的遺作《小丑與天鵝》,40年後數位修復重映再現風華,該片導演朱延平和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褚明仁一起話當年,朱延平回憶:「電影上映的第二天,出品人吳功打來說有一個好消息跟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票房火爆了,壞消息是許不了人走了。」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顛倒,三餐時間不固定又常暴飲暴食,腸躁症、胃食道逆流成為年輕上班族的「文明病」。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諺指出,飲食定時定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是改善腸胃症狀的不二法門。
秋天是柿子的產季,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的多種植化素,有助於控血糖、降血脂、抗發炎,但因其含單寧酸,應避免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及酒精類食品同吃,甚至直接空腹食用,以免腸胃不適,更應和藥物服用時間隔2小時,以免影響藥效。
近期天氣轉涼,許多人因賴床而匆忙出門,早餐只隨手拿點東西充飢。雖然吃早餐是啟動一天能量的第一步,但若挑錯食物恐讓胃部受刺激、血糖劇烈波動,導致頭暈、倦怠及情緒不穩。專家提醒,以下11種食物不建議在空腹時食用,以免喚醒腸胃變成增加腸胃負擔。
近年「吃粗糧更健康」的觀念盛行,玉米、燕麥等成為餐桌新寵,《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雖然粗糧富含纖維與營養,有助控制血糖、促進消化,但若攝取過量,反而可能傷胃、引發脹氣與消化不良。專家提醒,以下4種常見粗糧看似養生,其實暗藏損害胃部的風險。
一吃就胃痛、打嗝脹氣,甚至上廁所見血,這是胃潰瘍常見的警訊。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梁世瀅指出,胃潰瘍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黏膜遭受侵蝕、破損而形成潰瘍,若胃痛未及時調理,只靠吃止痛藥解決,不僅疼痛難耐,甚至會更容易誘發潰瘍。
酒精冰涼退去,刺痛接續而來。
今(8日)寒露,也是秋天最後一個月的倒數,國際天星風水命理專家邱彥龍提醒,此時正逢四大凶星「土星、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逆行,是舊世界最後一次的收尾,過往累積沒處裡完的問題,會在最後四個月做個了結,對某些人是重生轉變的時機,但對某些人則是毀滅。他提醒,世界的多變即將到來,雖然目前已經有些許感受,但到了2026年的5月後,才正式開課,凡事皆有「可能」,容易讓人措手不及。
59歲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昨天(4日)證實,去年初確診胃癌,令外界震驚。重症醫師黃軒表示,胃癌是一種最不喜歡「驚動別人」的癌症,初期可能只有飯後脹氣、打嗝,很容易被輕忽是消化不良;研究發現,飲食重鹹等高風險族群,每2到3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可降低40%胃癌死亡率,只要忍受幾分鐘的不適,卻可能換來數十年的健康。
胃癌是國人前十大癌症之一。腸胃科醫師林相宏分享有一位35歲女子,半年前開始胃脹氣、打嗝,吃了胃藥,症狀時好時壞,日前因胃痛到受不了就醫,竟發現已是末期胃癌,癌細胞擴散到整個腹腔,詢問後發現,女子雖不菸、不酒,但有胃癌家族史,且三餐不定時,餓了才吃,也不吃水果,都可能是造成她年紀輕輕即罹癌的原因。
臉色蠟黃氣色差,很多人以為只是熬夜或疲勞造成,但可能隱藏疾病警訊。醫師黃士維指出,黃疸、深色尿、糞便顏色變淺、右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都是膽管阻塞的症狀,應及早檢查,否則會延誤治療時機。
「偶像劇女王」陳喬恩過去參加戀愛節目與小她9歲馬來西亞富二代Alan(曾偉昌)認識進而交往,2人戀情2022年開花結果登記結婚。近日,陳喬恩上節目透露和老公曾起口角,她開玩笑說不然離婚,沒想到曾偉昌竟激動哭了。
由周迅和霍建華主演的《如懿傳》2018年開播,當時掀起不少話題,也捧紅不少演員,近2年突然傳出許多拍攝時的八卦,周迅官方影友會最近大動作發文澄清,其中提及霍建華在拍戲時被傳遭霸凌,還因此有陰影不想再拍戲數年。對此,影友會挖出過去兩人互動良好的事實澄清,並強調霍建華受訪時感嘆《如懿傳》給他演員創作的滿足感,對他來說非常過癮,更是一種昇華,且他殺青隔年就進組拍攝《築夢情緣》。
水星進入處女座,能量放大了「細節與健康」的議題,未來2周人們容易因壓力或忽略小毛病而健康拉警報。塔羅牌老師艾菲爾提醒,豬、猴、牛、兔4生肖特別要留心,及早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小病演變成大問題。
抗癌鬥士Judy曾是藝能界經紀人,2021年發現罹患卵巢癌,當時45歲的她開始積極抗癌,日前在家人的環繞與摯友的祝福聲中,安詳辭世。她曾在節目上述說自己罹癌前的作息、飲食習慣,也表示如果重新有機會再來,一定會選擇「放過自己」,不再對自己過度要求,並正視自己的情緒。
許多學生在暑假習慣晚睡、長時間使用3C,或安排豐富活動,隨著暑假結束,開始出現焦慮,對上學產生排斥感,甚至恐懼面對老師和同學,出現「開學症候群」。醫師表示,這是一種身心不適應的過度狀態,建議可和孩子一起規畫簡單、可達成的小目標,例如:每天提早5分鐘預習、每周運動3次等,達成生活小成就,就能提升自信心。
大陸浙江杭州一名女子因食用帶有苦味的炒瓠瓜後,出現腹痛、噁心等症狀,就醫後被確診為葫蘆素中毒。醫師提醒,葫蘆類植物如瓠瓜(葫蘆)、絲瓜、黃瓜,在特定條件下可能產生葫蘆素毒素,若出現苦味,就該丟棄,不要食用。
減重路上最痛苦的是試過很多方法,還是瘦不下來。減重醫師李唐越表示,他也曾胖到94公斤,試過連續3天只喝咖啡、瘋狂運動等極端減重法,隔沒多久還是復胖,身心俱疲的他,直到體悟出「多吃營養食物,減少過度激烈運動」的真理,成功在2年內甩肉25公斤,至今超過10年未復胖。